蘭州混播黑麥草種植主要涉及選擇合適的混播組合、適宜的播種時間、合理的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幾個關鍵環節。以下是詳細的種植指南:
1. 選擇合適的混播組合
- 品種選擇:選擇適應性強、抗逆性好、產量高且品質優良的黑麥草品種,如“蘭箭1號”、“蘭箭2號”等。
- 混播搭配:通常與豆科牧草(如紫花苜蓿、白三葉草)或禾本科牧草(如羊茅、早熟禾)進行混播,以提高草地的綜合生產力和牧草品質。黑麥草與紫花苜蓿的混播可以互補生長,增加草地的穩定性和持久性。
2. 適宜的播種時間
- 春季播種: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,此時氣溫逐漸回暖,有利于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。
- 秋季播種: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進行,此時土壤濕度較高,有利于種子萌發和根系發育。秋季播種還可以避免夏季高溫對幼苗的影響。
3. 整地與施肥
- 整地:選擇排水良好、土層深厚、肥力中等的地塊,深耕20-25厘米,耙平壓實,確保土壤疏松、平整。
- 施肥:基肥以有機肥為主,每畝施用腐熟農家肥2000-3000公斤,同時配施復合肥50公斤,以滿足黑麥草生長初期的營養需求。
4. 播種方法
- 條播:行距30-40厘米,播深1-2厘米,每畝播種量為10-15公斤。
- 撒播:均勻撒播后覆土1-2厘米,每畝播種量為15-20公斤。
- 混播比例:黑麥草與豆科牧草的比例一般為7:3或6:4,具體比例根據實際情況調整。
5. 田間管理
- 灌溉:出苗后保持土壤濕潤,特別是在干旱季節,需及時澆水,每次灌溉要澆透。
- 除草:出苗前后要及時除草,防止雜草與牧草爭水爭肥。可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學除草劑。
- 修剪:定期修剪,保持草地高度在10-20厘米,促進分蘗和新葉的生長,提高牧草產量和品質。
6. 病蟲害防治
- 常見病害:銹病、白粉病等,可用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進行防治。
- 常見蟲害:蚜蟲、薊馬等,可用吡蟲啉、高效氯氰菊酯等藥劑進行防治。
- 預防措施:合理輪作,避免連作;及時清除病株殘體,減少病蟲源。
7. 收獲與利用
- 刈割時間:一般在抽穗期或開花初期刈割,此時牧草營養價值。每年刈割3-4次,每次留茬高度為5-10厘米。
- 利用方式:鮮草直接飼喂家畜,或制成青貯飼料、干草備用。
8. 注意事項
- 土壤檢測:種植前進行土壤檢測,了解土壤pH值、養分含量等,以便科學施肥。
- 輪作倒茬:避免連續多年在同一地塊種植同一作物,以免土壤養分失衡和病蟲害累積。
- 環境保護: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,減少對環境的污染,保護生態平衡。
通過以上措施,可以有效提高蘭州混播黑麥草的種植效益,確保牧草的高產、優質和可持續發展。
品名:黑麥草種子
特點:喜歡涼爽氣候,生長快,耐踩踏,抗性好。
種植量:10~15kg/畝
種植期:春秋/視地區而定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不挑土壤。
自然高度:50~80cm
修剪高度:7~10cm
供應規格:種子/草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