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蠟(Fraxinus spp.)的果實和種子是其繁殖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植物學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。下面詳細介紹白蠟的果實和種子的特點及其生態意義。果實形態特征:白蠟的果實為翅果,通常稱為“ helicopteron”或“ sama
白蠟(Fraxinus spp.)的果實和種子是其繁殖的重要組成部分,在植物學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。下面詳細介紹白蠟的果實和種子的特點及其生態意義。
果實
- 形態特征:白蠟的果實為翅果,通常稱為“ helicopteron”或“ samara”。每個翅果包含一個種子,兩側長有膜質的翅,有助于風力傳播。
- 顏色與大小:成熟的翅果一般呈黃綠色至棕色,長度約為2-5厘米,寬度約為0.5-1厘米。
- 成熟時間:翅果通常在秋季成熟,但具體時間因地區和氣候條件而異。在溫帶地區,通常9月至11月間成熟。
- 結構特點:翅果的翅部分可以顯著增加果實的空氣阻力,使其能夠在風中飄散更遠的距離,從而擴大種群分布范圍。
種子
- 形態特征:種子位于翅果的中部,呈橢圓形或卵形,表面平滑或稍有皺紋,顏色多為棕色。
- 大小與重量:種子的長度約為0.5-1厘米,直徑約為0.2-0.4厘米,重量較輕,便于風力傳播。
- 萌發特性:白蠟種子具有一定的休眠特性,需要經過冬季低溫處理(春化作用)才能打破休眠,促進春季萌發。這種機制有助于避免種子在不利的季節萌發,提高幼苗的生存率。
- 儲藏壽命:白蠟種子的儲藏壽命相對較短,一般在1-2年之間。在適宜的條件下(低溫、干燥),種子的活力可以延長。
生態意義
- 種群擴散:翅果的風力傳播特性使得白蠟能夠迅速擴展其分布范圍,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。
- 森林更新:白蠟種子的萌發和生長對森林更新具有重要意義,有助于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穩定性。
- 食物來源:白蠟的果實和種子也是許多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,對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起著重要作用。
- 環境適應性:通過種子的休眠機制,白蠟能夠適應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,增強其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。
人工繁殖
- 采種時間:采種時間為果實完全成熟且開始自然脫落時,通常在秋季。
- 處理方法:采集后的果實應先去除雜質,然后進行干藏或濕藏。干藏適用于短期保存,濕藏則有助于打破種子的休眠。
- 播種技術:春季播種前,可將種子浸泡在水中24小時,以促進吸水和萌發。播種深度一般為1-2厘米,保持土壤濕潤,溫度控制在15-20℃。
白蠟的果實和種子不僅在植物繁殖中發揮著關鍵作用,還對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具有多方面的價值。了解這些特性有助于更好地保護和利用這一重要樹種。
品名:白蠟種子
顏色:綠色
特點:耐寒,耐旱,根系深,高大速生
種植量:36~49棵/畝
種植期:春秋冬
適播地:排水通暢,光照充足,土層深厚肥沃
供應規格:裸根苗/種子